本鋼新聞
傳媒聚焦
“四輪驅動”強動能——鞍鋼集團本鋼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觀察
       遼東腹地,太子河畔,坐落著百年本鋼。在這里,新質生產力正加速形成,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2023年9月份,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時指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新質生產力”這個躍入大眾視野的新詞匯,界定了新時期推動經濟發展的決定力量,指明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也讓新本鋼看到了新機遇。
       鞍鋼集團本鋼,曾被譽為“中國鋼鐵工業搖籃”“共和國功勛企業”,而如今,站在時代的大潮中,傳統工業企業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如何快馬加鞭“以新提質”?
       2024年,本鋼將緊跟國家發展要求,立足央企平臺,彰顯責任擔當,聚焦轉型升級,明確“改革+精益”“數字+科技”的“四輪驅動”戰略,以改革為動力、精益為手段、數字化轉型為引領、科技創新為支撐,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換擋提速新引擎。
       “改革+精益”把牢發展“方向盤”
       改革是企業發展永恒的主題。
       鞍本重組以來,在鞍鋼集團推動下,本鋼開啟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資產重組的全面改革。
       “要胸懷全局,站位大局,強力推進本鋼改革工作。”本鋼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維的話語擲地有聲。
       “本鋼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精簡組織機構、優化資源配置,通過瘦身健體、整合融合,打造全新管控架構,企業活力動力全面迸發。”本鋼管理創新部負責人說。
       就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本鋼全面貫徹落實《鞍鋼集團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實施方案》,以鞍鋼集團“7531”(7000萬噸粗鋼、5000萬噸鐵精礦、3000億元級營業收入、100億元級利潤)發展戰略和本鋼“25115+”(實現2000萬噸粗鋼產量、冷系汽車板占比50%以上、1200萬噸自有精礦產量、超1000億元營業收入、超50億元利潤)發展目標為引領,抓住改革、精益兩條主線,把牢發展的“方向盤”,用好改革“手術刀”。
       本鋼組織制訂的《錨定世界一流企業深化市場化改革全面提升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改革文件,不僅彰顯了企業深化改革的堅定意志,也為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本鋼 通過加強董事會規范運作,采取“一企一策”的策略,確保權力下放與責任落實的協調統一。專職董事隊伍作用的發揮,更是提升了董事會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使本鋼董事會建設在鞍鋼集團中名列前茅。深化三項制度改革,不僅提升了本鋼的管理效能,而且讓本鋼在鞍鋼集團的綜合評價中獲得了“A”檔的高分。這一成績的背后,是本鋼在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深化組織機構壓減等方面的不懈努力。
       通過實施這一系列改革舉措,本鋼管理崗退出率達到14.4%,管理、專業技術和生產操作崗位壓減10%,作業區以上機構壓減127家,壓減比例達到14.4%。這些數字不僅代表著企業結構的優化,而且反映出本鋼鋼鐵主業實物勞動生產率的顯著提升——同比提高了34.3%。
       此外,本鋼在全員崗位績效體系方面的持續優化,以“干到、算到、給到、得到”的“四到”考核機制理念,得到了國務院國資委的高度認可,并通過“國企改革行動簡報”形式進行推廣。這一創新做法不僅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也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這一系列改革成果,標志著本鋼在深化市場化改革道路上的堅實步伐,為本鋼錨定世界一流企業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精益管理作為一種追求卓越、持續改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正逐步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為應對鋼鐵行業嚴峻的形勢,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突破,本鋼實施精益管理“微創術”,開啟了精益管理之路。
       在這一過程中,本鋼聚焦全鏈條價值創造,從精益理念養成、精益課題創效、精益人才培養、精益文化塑造、精益輻射引領5個方面全面推動企業實現“新躍升”。這不僅體現了本鋼集團對精益管理的深刻理解和高度重視,而且展現了企業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創新精神和責任擔當。
       本鋼在推進精益管理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培養和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本鋼通過評選集團級內訓師、預備內訓師和精益骨干,不僅為員工提供了展示才華的平臺,而且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本鋼還積極塑造精益文化,推動基層將大師工作站、勞模創新工作室與精益管理相結合,建立了多個精益道場。這些舉措豐富了企業的文化內涵,也增強了職工對精益管理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在精益管理的推動下,本鋼在生產經營、科技創新、綠色低碳轉型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這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為鞍鋼集團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貢獻了本鋼力量。
       數字化提升發展“加速度”
       2023年12月份,占地面積達460平方米,集數據采集、信息監控、協同操作、生產協調等功能為一體的板材冷軋總廠智能集控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標志著本鋼集團冷軋工序全面進入數字化、智能化、集控化的新階段。這也是在鞍鋼集團范圍內首次實現冷軋全工序集中管控。
       在鋼鐵產業中,數字化不僅是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的必要手段,而且是企業應對市場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本鋼加大數字化建設力度,通過引入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了對生產流程的精確控制和對數據資源的有效整合,為企業的決策提供了更為精準的數據支持。板材公司、北營公司鋼鐵產業管理與信息化提升項目等多個關鍵信息化項目已正式上線運行。這些上線的信息化項目中,能源集控、鐵前集控、智慧料場等系統的引入,進一步提升了本鋼在生產管理、能源利用、物料調配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標志著本鋼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也為企業綠色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本鋼“智慧指數”提升了31.7%,由規范級提升為集成級。
       “在數據治理方面,在鞍鋼五地率先開展數據治理工作,成功完成了首批1200個數據資產和231個業務指標的發布,為企業的數據驅動決策提供了堅實的數據基礎。”本鋼數智化部總經理高秀敏說,“現在在本鋼數據治理方面的一個顯著成效就是各部門對于庫存的理解?,F在,各部門使用的語言、口徑完全統一,決策層可以及時掌握各個環節的數據,特別是對港口庫存和成品庫存一目了然,為企業降成本提供了堅定的數據支持。”
       2023年,第六屆“數字鞍鋼·數字生態”現場推進會在本鋼召開,展示了其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成果和決心。這為企業內部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方向指引,為行業內的其他企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
       科技創新是制勝未來的關鍵變量。本鋼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強力推進學研合作,打造人才體系以及著力培育高質量的科技成果等舉措,加快以科技創新驅動生產力向新的質態躍升,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硬實力”。
       2023年,本鋼集團在科技創新方面成果豐碩:全年榮獲遼寧省和行業科技獎23項,其中包括2項遼寧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1項冶金科技獎特等獎。此外,本鋼還取得了277件專利授權,專利完成度達138%,成功晉級“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在國際標準方面,本鋼主導了4項在研國際標準,并首次主持修訂了1項國際標準,同時順利發布了2項國家標準,充分體現了本鋼在國際鋼鐵行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2023年科研項目累計創效4.59億元。
       為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本鋼積極發揮遼寧省鋼鐵產業產學研創新聯盟的作用,成員單位擴充到10家,結題了10個聯盟合作項目,并創效1200萬元。“這種產學研的深度合作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轉化速度,為本鋼的長遠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鋼科技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本鋼2024年科技工作提出,2024年將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強化創新驅動,并將繼續以體系建設為基礎,以人才建設為支撐,以科技項目為載體,培育更多的新質生產力,開創本鋼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質生產力,機遇與挑戰并存。對本鋼而言,唯有堅持轉型之路,精準施策,沉著應對,創新不止,積極投身到鋼鐵行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偉大實踐當中,才能增強新動能,構建新優勢,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
中國冶金報
2024-03-27